推動公司治理

  • 本公司就董事會運作、營運型態及發展需求,擬訂適當之多元化方針,目前董事會成員為七人,其中三人為採候選人提名制度選任之獨立董事,董事會成員普遍均具備執行職務所必須之知識、技能及素養,三位獨立董事亦具有財務、會計或公司業務所需之專長。董事會為公司最高治理單位及重大經營決策的中心,公司經營階層每季定期向董事會報告經營績效。
  • 本公司已制訂完善的內控制度及辦法,各部門依其職責及範疇確實履行其工作業務職掌,並配置適任之專任內部稽核。內部稽核為超然獨立部門,直接隸屬於董事會,除每月向審計委員會成員報告稽核進度及成果外,亦於董事會例行會議中彙總報告。內部稽核之執掌在於調查、評估各內部控制制度,作業、效果和效率是否適當,適時提供改善建議以確保內部控制制度得以持續及有效實施,並協助董事會及管理階層確實履行其責任。
  • 為強化公司治理,本公司於2022年成立審計委員會,由3名獨立董事組成,審計委員會旨在協助董事會履行其監督公司在執行有關會計、稽核、財務報導流程及財務控制上的品質和誠信度。
  • 為強化公司治理,本公司於2022年成立薪資報酬委員會,由3名獨立董事組成,委員會係以專業客觀之地位,協助董事會評估本公司董事及經理人之薪資報酬政策制度及績效。
  • 本公司設置公司治理人員並指定公司治理主管負責公司治理相關事務,包含依法辦理董事會及股東會之會議相關事宜、製作董事會及股東會議事錄、協助董事就任及持續進修、提供董事執行業務所需之資料、協助董事遵循法令、向董事會報告其就獨立董事於提名、選任時及任職期間內資格是否符合相關法令規章之檢視結果、辦理董事異動相關事宜及其他與公司治理相關之事務。

發展永續環境

  • 本公司致力於將銅廢液電解回收設備及服務推展至半導體、PCB及面板等科技產業,推動及建立銅廢液轉成銅金屬之循環經濟模式,減少委外清運,降低廢液汙染風險,友善環境,創造資源再生,成為產業及社會經濟豎立ESG良好典範。

 

維護社會公益

  • 本公司遵循勞動基準法等相關勞動法令規定,以保障每位員工之合法權益。為有效執行員工招募任用、出差休假、考核、離職資遣及遵循勞動法規,本公司制訂相關人事管理辦法,以確保每位員工工作權益能獲得保障。
  • 公司設立職工福利委員會,並提撥每月營業收入總額之固定比例為職工福利金,提供員工多樣化、多元化的福利措施,包含生日禮金、勞動節及三節福利金、聚餐補助、生育/住院/急難/婚喪禮金補助、健康檢查補助等等。
  • 本公司鼓勵員工透過各種管道向高階管理階層反應及申訴,並要求管理階層適時處理之,同時亦定期召開勞資會議,與員工作意見之交流。在兼顧各方利益、協商解決及法律為準則下,以維持勞資雙方良好關係。
  • 積極參與公益活動,長期贊助老人供餐活動及多所小學周刊雜誌-未來兒童及未來少年贈閱計畫,並捐助經費參與降低農民燃燒稻稈的台灣好空氣育福田計畫等。
  • 公司110年度獲財政部選拔為開立統一發票績優營業人。

 

具體推動計畫與實施情形

執行單位:永續發展暨提名委員會

董事會報告頻率:一年一次

工作職掌:訂定、檢討、執行企業社會責任政策、制度、教育訓練及管理方針。

年度工作規劃:

 

    • 透過每月之營運會議,不定期向員工宣導企業倫理、員工應遵守之公司規定或倫理守則、企業社會責任及從事營運活動應遵循相關法規。
    • 本公司未設有工廠從事製造生產,但仍全力配合政府節能減碳政策,以節省電力及垃圾減量等為管理目標。此外,海外子公司亦是配合當地政府政策及法令規定,為環境保護盡一份心力。本公司於台灣辦公室積極推動下列相關措施:

       

      • 空調溫度設定為27-28度。
      • 辦公室及大樓所有空間均禁煙,以減少空氣污染。
      • 宣導隨手關燈,午休時辦公室全部熄燈,節能減碳。
      • 鼓勵同仁午餐時自備餐具,減少使用免洗餐具。
      • 下班後,由值日同仁檢查是否有未關燈及電腦未關機情形。
      • 公司各工作場所除實施垃圾分類外,也鼓勵同仁使用環保杯、環保筷及環保袋,以及會議時不提供紙杯等方式,減少垃圾產生。
      • 推廣影印紙雙面使用以減少紙張消耗,隨手關閉未使用電器之電源,積極推動辦公室環保措施,減少資源浪費。
      • 推動垃圾桶減量,以減少垃圾數量。
      • 預計進行溫室氣體範疇一及範疇二之盤查。

 

  • 本公司每季舉行勞資會議,與各勞方代表進行溝通會議,提供充分溝通之管道。
  • 本公司依員工需求提供必要之內外部教育訓練,並依其資歷及能力,適時調整職務,以培養其職涯發展潛力。公司員工得因工作上需求申請外部教育訓練課程,針對員工在職訓練,各部門則視需求安排適當之內部教育訓練課程,對新進員工亦提供適當內訓,給予員工完整的專業技能養成及自我成長發展。
  • 社會公益活動,本公司為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體現社會責任參與社會公益活動,捐款贊助公益團體,支持民俗文化傳承,協助社區關懷與環境保護,並長期深耕於社會公益活動,期許為社會帶來改變的力量。本公司最近年度主要之捐贈如下:

領域

捐助對象

宗旨

金額

新台幣

慈善公益

玄門總會

宗教撫平民眾內心,助益民眾日常生活。

60,000

環境保護

中華國際原生復育協會「台灣好空氣育福田」計畫

推展環境保護,解決空汙問題,建立永續環境;溫室氣體排放減少 90 公噸 CO2e/ 年。

25,000

社區關懷

捐贈雜誌月刊一年期

為使偏鄉學生有更多的學習資源和閱讀機會,捐贈彰化偏鄉芳苑地區5所小學,1-3年級每班一份《未來兒童》,4-6年級每班一份《未來少年》,合計5校35份一年期共420冊雜誌。讓偏鄉孩子培養自發性的閱讀,探索更深入的知識。

100,000

 

 

 

對社區之風險或機會,具體採行相應措施及實施成效:

 

依據「上市上櫃公司永續發展實務守則」第27條規定,上市上櫃公司應評估公司經營對社區之影響,並適當聘用公司營運所在地之人力,以增進社區認同;亦可經由股權投資、商業活動、捐贈、企業志工服務或其他公益專業服務等,將資源投入透過商業模式解決社會或環境問題之組織,或參與社區發展及社區教育之公民組織、慈善公益團體及政府機構之相關活動,以促進社區發展。

 

    • 聘用公司營運所在地人力

       

      • 本公司營運總部位於台中市,鄰近中彰投地區,員工組成有73%來自中彰投地區,27%來自其他地區,充分聘僱營運所在地人力。
      • 此外,本公司因特有之BOO(Build-Operate-Own)營運模式,創造客戶廠區所在地之就業機會,其中包括桃園地區94%、新竹地區75%、台中地區100%、台南地區100%、高雄地區50%及宜蘭地區80%員工係來自所在地之人力。

 

  • 透過捐贈參與社區關懷、慈善公益及環境保護,詳上方捐贈明細。